手机版 欢迎访问内蒙古电力(www.nmgdlxw.cn)网站

争议中诞生的油气“限价令”:谁把能源当做武器?

时间:2022-12-22 10:22|来源:网络|作者:147小编|点击:

在2022年最后一月,俄乌冲突引发争端仍在继续,正值西方圣诞节前夕,新一轮重磅制裁出台。继给俄罗斯石油限制价格后,欧盟又给天然气价格定了上限。

据环球时报,当地时间12月19日,欧盟各国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能源部长会议上达成协议,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在每兆瓦时180欧元,该限价机制将于2023年2月15日启动。“这违反了市场定价,侵犯了市场程序,”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这一决定是“不可接受的”。

在争议中诞生的油气“限价令” ,会对欧盟和俄罗斯带来多大影响,是否又会搅动全球能源市场?

图据新华社

争议中诞生的“限价令”:莫把能源当枪炮

据环球时报引自比利时欧洲新闻网报道,12月19日,经历长达数月的争论,欧盟的部长们终于在今年最后一次能源理事会会议上,批准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天然气价格上限协议。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的工贸部长西克拉表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将保护欧盟公民免受能源价格飞涨的影响,”他说,欧盟不会让任何人把能源作为武器。

据俄新社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9日表示,欧盟关于天然气价格上限的决定是“对市场进程的攻击”,并称俄罗斯会作出回应,就像对待石油价格上限一样。

两周前,欧盟、七国集团(G7)和澳大利亚对俄海运石油出口设置的每桶60美元价格上限生效。对于石油限价,俄罗斯立即表示:那我不卖了。佩斯科夫19日表示,针对“不友好国家”设定限制俄石油价格的反制措施将很快出台。

然而,对这一天然气价格上限协议,欧盟内部也吵翻了天。比利时、波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认为,价格上限是应对能源危机、保护消费者和企业免受飞涨账单影响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与此同时,德国、荷兰、奥地利、丹麦和爱沙尼亚等国则对价格上限表示怀疑,认为可靠的供应比可承受的价格更重要。在投票中,荷兰和奥地利弃权,匈牙利投了反对票。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警告:“当事实最终证明这对整个欧洲来说是完全不必要、危险和破坏性的措施时,每个成员国都要为此负责。”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告诉天目新闻记者,欧洲限价、俄罗斯限气等多种因素,促进了欧洲天然气紧张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严重影响欧洲天然气供给,即使欧洲已对俄罗斯全面停气做好了充分准备,但是,这种影响是必然的,而且美国天然气也是远水不救近火,这是“自损八百,伤人一千”的行为。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网站12月20日也发文称,欧盟的限价决定不可理喻,“制裁作为西方外交政策中日益重要的工具,显然不应在令实施制裁的国家付出不可持续的高昂代价的前提下实行”。文章称,拒绝俄气供应已经增加了欧洲陷入深度衰退的可能性。

但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则公开表示,虽然几经波折,德国最终投了赞成票,是因为德国现在能够实施各种安全措施来防止供应瓶颈。但如果将来天然气消费量增加、供应出现问题或金融市场出现风险,“该机制将被推翻”。

“欧盟作为俄罗斯油气最大的买家之一,想对俄天然气、石油限价当然是可行,因为欧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找到了能源替代,从而在制裁俄罗斯油气方面获得了很大的主动权。欧盟会为此付出必要的代价,但对俄油气制裁未必一定会扰乱能源市场。”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图据新华社

逆全球化的后果:经济场上没有赢家

这新一轮制裁与反制裁,究竟会对各国带来多少经济影响,是自食其果,还是会催生新机?又或许,全球的高通胀和高能源价格已证明,在逆全球化的纷争之中,经济场上没有赢家。

俄罗斯经济部曾在8月做出预估,由于石油出口量增加以及天然气价格上涨,预计俄罗斯今年的能源出口收入增加至3375亿美元(约合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明年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将降至2558亿美元,但是依旧高于2021年的2442亿美元。

“俄收入的走高具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即俄乌冲突对价格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俄罗斯具有某种正面意义,但人为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是典型的破坏产业链、供应链的结果,是逆全球化的表现,影响也是极为恶劣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洪涛说。

有人说,美国利用欧洲能源危机来充实自己的金库,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商成为欧洲的主要供应商。近日,德国首个液化天然气(LNG)进口码头已在威廉港启用,来自挪威、美国、海湾国家和荷兰的天然气将确保德国在2023年和2024年冬季的能源供应。

据环球时报,2022年上半年,美国超过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不仅如此,能源的短缺给欧洲的制造业基地带来了严峻挑战,以至于一些欧洲企业正考虑将生产转移到美国。美国不仅能提供更便宜的燃料,还根据新的《通胀削减法案》对企业提供大量补贴和税收抵免。

这一场闹剧中,美国会是最大赢家吗?洪涛认为,欧洲制裁俄罗斯、俄罗斯断气必然重创欧洲,自断长期以来的产业链、供应链,这对于欧洲、俄罗斯是两个重要的“受害者”。但在全球化背景下,“逆全球化”必然自食其果。虽然美国可能获得暂时的利益,但是从长期来看,美国也不会是赢家。

针对西方国家对油气的限价,俄罗斯当局表示已起草一项法令,禁止向价格上限联盟的买家出售俄罗斯原油,以此作为对抗每桶60美元的石油价格上限的措施。俄罗斯《公报》报道称,这项法令预计将在2023年7月1日之前禁止俄罗斯的此类销售,并有可能延期。

“俄计划禁止向这些国家出售俄罗斯原油,这些反制措施不会带来明显影响,因为这些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找到了必要的能源替代,并做好计划逐步走出能源危机的威胁,从近期油价大幅下降的态势即可见一斑。”柏文喜表示。

在柏文喜看来,欧盟对能源限价的同时,一方面已经将油气供应转向海湾国家、英国美等,另一方面也重新启动传统能源、核能以及新能源的替代计划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能源短缺,以对付俄罗斯可能因此可能采取的断绝油气供应的反制措施。

编辑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2 内蒙古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